旅行者日志 首页 创造 随笔 笔记 翻译 关于

关于ChatGPT引发的胡思乱想

Mar 26, 2023

一个学政治哲学的朋友,从不关心人文学科以外的事情,说自己和ChatGPT聊了以后很兴奋,以后想做AI与社会方向的人文研究。一个放弃了编程进入国企的朋友,发文探讨了AI与人类的对话,探讨AI的人性萌芽。一个学医学影像处理的朋友,在GPT4出来的时候激动地发了朋友圈。而一个做基层公务员的朋友,从不翻墙,则认为这些都空虚无比。

老实说,这些探讨里没有一个触及到了他们的生存境况。学政治哲学的那位自觉自己不会受到这个事件的波及,因此或是饶有兴趣、或是漠不关心。国企的那位朋友,只是借着这个话题串起来自己最近的所思所想。学医学影像的那位,毫无疑问将迎来事业的上升期。而那名基层公务员,把这个事情和那些被抛出来掩盖停滞的那些事物混为了一谈。

对我而言,它在一个好巧不巧的时间点,向我提示说我的工种将会迅速地被替换掉。它毕竟是打算对分工体系下手的东西,我不得不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或许,终于到了这个时候——很多还抱有一丝幻想的程序员、画师、文案、策划将被迫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份——即劳动者——以及自己的工作内容——即实事。

就拿程序员举例。曾经没有程序员这个工种,只有接线员、调试线路的工人。仅仅是在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之中,时代才短暂地打开了一个窗口,允许这些接线员从事一些更富有创造力的工作——使用通用的算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成为了程序员。程序员作为一个似乎各行各业都需要的职业,其所以能够成立,建立在统一硬件的约定以及互联网的共识之上的。而这一类的共识自一开始便是脆弱的。没有了这一项共识,程序员只能重新依赖于对自己所从事的特定行业的业务的理解,重新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接线员。

就像协议、握手、证书……这些名词所暗示的那样,互联网是一个交流模型、一个约定,它不是作为一种技术(像光纤、5G)被发明出来,而是作为一种共识而(很可能是不自觉地)被广泛地接受下来——作为一个美好的畅想。但是,法律有法律的现实,互联网也有互联网的现实。互联网的现实、它的技术基础就是「尽最大可能」分发数据包,就是说不作保证。这种不保证性实质上允许人们破坏掉这个共识,通过局域网、通过封闭的社区、通过吸血、通过墙……人们能够在破坏那种最初的共识的同时,仍然保证自己是互联网中的一员——至少在协议的意义上,就如同我们被允许签订一纸出卖自己的契约那样。因此即使单纯从技术上来说,互联网也一定会进入Web 2.0时代,成为一个用「神圣私有财产」换取一个人的一切的自由市场。

同样的,GPT模型的训练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从科研团队、硬件到电力,只有世界性的商业巨头才能负担得起这样规模的科研投入和物料成本。通过将程序员、画师、文案、策划的工作变成人人都触手可及的,它会短暂地向人们开展出一个仿佛是未来的图景——这幅图景是展示给投资者们(首先是有资者们)看的,而不是展现给我们这样的人看的。这幅未来的图景,是一副巨大的商业广告,它不是要满足人们对未来的期待,而是拿出现成的东西摆成一幅景观并说服人们去接受它。它表达给他们的无非就是:给我投资,跟上我,不然你身上的一切都会极快地贬值,从你的钱、你的产业,到你的员工。如果投资者认定GPT向他们展现出来的就是未来,那么现有的工具就会变得不那么称手。而劳动者的普遍生存境况就是——他们是投资者所需要的工具,随着这些投机的浪潮东奔西跑、疲于奔命。劳动者被迫认同投资者们所认同的东西。

或许,从来就不曾有什么「脑力劳动者的无产阶级化」,有的只是「脑力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或许,两者本就是一回事。脑力劳动者的无产阶级属性在于,他们总是不得不交出自己的时间来避免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技术浪潮中被淘汰掉。为了不被淘汰而花时间去学习那些东西,自然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投资行为,但是也是一种被迫的投资行为。就像房屋是用来住的,但是在现在的房产市场中,你买房的行为一定不得不考虑到房产价值的变化。在这样的市场中,真正的选择行为被遮盖住了。

在这种情况下,人应该做什么?是不是又一次地投入到对这项新技术的学习之中,令自己成为这项技术的附庸,以向社会证明自己尚未被时代所淘汰?当然可以这样做,也可以不这样做,它们各有各的风险与回报,这是紧要之事——消除各种意义上的饥饿感——但不是唯一重要之事。不如趁现在,首先干脆地承认那些迟早会被AI所替代的东西的价值是如此有限的吧,承认自己所赖以谋生的知识和技能——生产那些漂亮的立绘、精致的建模、可爱的像素画、曲折的故事、动人的PPT——都是在市场的要求下才呈现出如此形式的吧!正视自己现如今用来挣钱并实现「阶级跃升」的那些技能,只不过是一些具有投资属性的、实效性的东西,我们用它们换取的东西是筹码,而不是有价值的东西本身。

曾经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话:意识比智力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然而真正困难的不是意识与选择本身,而在于发现哪些是可以选择的东西。真正的选择不在于轻飘飘地决定是否要去学习AI、是否去分食那些画手、程序、策划的生存空间——迫于一个人的饥饿与野心,他便足以做出这样的「选择」。而对于什么是真正的选择,他自己是最清楚的,只要他愿意追问自己究竟是如何进入到现在的处境,他就知道自己曾每每做出过的那些真正的选择是什么样的:它们每每是为了自己的幸福、为了他人的幸福而做出的。

一个成功的经济行为或经济计划,能够允许你更不饥饿与更舒适地去达成一些事态,仅此而已。至于这个事态究竟能不能达成,则不仅仅需要付出经济意义上的成本——毋宁说,经济意义上的成本是最小的成本。正如你把书买回家、购买一片空间以便存放它、腾出一些时间以便翻开它……这些行为只是阅读这本书的最初的和最小的代价,而更加昂贵的代价在于你允许它侵入并颠覆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转变为一种伦理的生活、一种围绕着这本书的奉献。在这种奉献之中,为了达成如此这般的事态本身,我们其实是能够而且愿意放弃一定程度上的经济上的牺牲的,我们总是能够并且愿意忍受一定程度上的饥饿与不舒适的。

那么我们愿意承受多大程度上的饥饿与不适呢?其实不少,以至于我们足以作为完整的人(而不是向某种理念出卖了自己的动物)来达成此事。但是也不多,比如说就人体而言,其实已经足够灵活了,它允许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废寝忘食、昼夜颠倒,允许我们短暂地令自己营养不良,允许我们在漏风的屋子里得到休息——像Rimworld里的小人那样。重要的是一有条件就去追求。

作为一个已经被赋予了自由的人,经济学是很重要的第一课,但是其重要性仅仅在于为其后的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我们要有信心自己能学好这一课,因为世界不是如此的不宽容,想要达到及格线还是很容易的,并且也是足够了的。《瓦尔登湖》的第一章「经济」向我展示的是:那样一片允许他自由地生活的空间不在某处遥远的湖畔,而就在梭罗的生活所足以触及到的那处世界之中。AI的崛起犹如土地的开垦,它会逐渐消灭牧人的生存空间、消灭字面意义上《瓦尔登湖》所许诺的那片空间,但是它并不能消灭发现这些空间所需要的目光。寻找趁手的东西支撑起这样一片处所,足以容身、遮风蔽雨、在它倒塌前能找到下一处住所,经济学这门课就及格了。

对于幸运到足以意识到自由的我们来说,目前AI所造成的一切冲击,都应该在经济学的范畴下予以考量。仅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这种冲击对于我们而言的意义。人们不应该再重复之前的错误,认为它能够带来人类意识上的某种转变与突破,就如同认为从事AI工作的比其他工种更有意义一般,就如同认为从事编程比从事生化建材更明智一般——因为这里的意义仅仅是经济学上的意义,这里的明智仅仅是投资方面的明智,它们的范围是十分狭隘的。这种虚假的「层次论」,令他们长久以来把自己与其他劳动者隔绝开来,令自己一再地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令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只能寄希望于求助「眼界更宽广的人」「层次更高的人」「更厉害的人」「大佬」「天才」……而无法发现近在身边的救赎与奇迹。不是所有困难都可以通过更加丰富的资源而予以克服的,滥用丰富的资源来解决问题,往往只是把这些困难外包了出去。那些被认作是把持着资源的人,往往仅仅是一个外包商,他们的资源仅仅意味着这样的一个事实:他们令许多人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相互依赖,双方都容忍仅仅过一种经济意义上的生活,而不必过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经济学只要及格就够了,而令一切事务倒退回单纯经济意义上的考虑,是一种对自由的贬斥,一种对碌碌无为的崇拜。

对于经济学,上面已经考虑了两种需要被避免的倾向:一种是放任自己被别人养着,拒绝自立,把自己的生活交给别人来安排,仅仅作为主人而与自己的生活相关;一种是完全令自己深深地沉溺入为生活而奔波的境地,令经济关系主导了自己的交友与行动,不断地说服自己现在不是有所追求的时刻,从而耽搁了创造自己生活的需要。但是还有一种倾向,它是出现最频繁也是最少为人所洞察的,同样需要加以避免,这种倾向人们冠之以「脚踏实地、仰望天空」的名义、实际上却同时是对这两方面事务的逃避——当你谈理想的时候,他谈生计,说不能只谈理想,当你谈生计的时候,他搬出理想,说不能只谈生计——而这仅仅是因为他自己事先就否认了这两方面只有结合起来谈才具有意义。作为生产者,他允许自己创造自己并不追求的东西,作为消费者,他允许自己享用自己并不追求的东西。这三种倾向无非出自类似的原因:或是对自由的逃避、或是对自由的庸俗化、或是对自由的否认。

自由无非就是能够建立在任何特定的经济学意识之上的东西,无论这样的经济学中有或者没有ChatGPT、有或者没有工业化生产……它不会被诸如ChatGPT这样的东西所轻易地摧毁。自由之被自我赋予给自己,它需要一定的物质的条件。但是一旦人意识到了这种自由,那么它将尽其所能保障这个物质条件得到满足。如果他最终放弃了这种自由而令自己重新沦落为经济事务而无比被动的境地,那么说明他自一开始便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他或许应该于这种困境之中重新反思自己的生活,以求达到对自由的理解。

这一小片精神,这一小块血肉,随你处置,愿你善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