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与时间
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有着这样的结构:
- 梦的第一阶段,童年:同你相遇,并做下了如下约定,要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重新相遇。——但是并不懂得这意味着什么。
- 梦的第二个阶段,青春:在等待之中,逐渐懂得了这意味着什么——原来你来自未来。——所以在等待之中,并期待那一个时刻的到来。
- 梦的第三个阶段,成年:在此见到你,你说「真是让我等了好久啊!」
分析:
令这一梦的触动成立的关键,来自于「你来自未来」这一设定。但是说「来自未来」,这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来自未来」意味着一种知识上的差别:存在一种你懂得而我当时尚未懂得的一种知识,而且这是一种不能够被传授的知识,一旦试图去传授它就会取消掉意义的生成,而这个生成才是目的。这个知识点缺失状态也可以被解释为一种遗忘:我作下了约定,但是遗忘了它——遗忘了约定的日子、遗忘了约定的内容……由于这种信息差的存在,我得以领悟到这过程的意味深长:这个缺少了的知识,决定了这个约定究竟是你的单方面的「期待」还是你我双方的「等待」。因而在此,不知情不能成为开脱的理由。
梦的三个阶段因而是三个关于只是的时间点:
- 第一个时间点:你的等待对我而言展现为一种期待,我不懂它,不能回应它,我不明白,我凭何已被投注(promised)。
- 第二个时间点:我懂得了/回想起了这个约定的意义,但是我还无法传达给你。约定是无法提前达成的,因为只有约定本身的内容之中才能找到相互确证的依据。你对于等待的是这样的一个时刻:因而是等待令这种等待不落空为单方面的期待。
- 第三个时间点:约定达成的时刻,偶然的被确立为必然的,不再有落空的风险。
这样可以分析许多作品中的剧情(剧透警告):
- 《To the moon》中男主同女主立下了约定,但是因为车祸失去了童年的记忆;但或许是在隐隐约约的愧疚感的影响下,男主还是和女主走到了一起,并总是感觉有所亏欠,保持了这种愧疚感一辈子;直到濒死时刻才解开了心结,而这时女主早已去世。
- 《Raging loop》中比较经典的一段剧情,男主最初不知道女主寄托了什么样的期待,以女主的死亡为动力逐渐理解了当下局面。并在下一个轮回中向女主揭晓了这一答案。
并非是这样:真挚的情感只有通过这一时间结构才能成立,我们如今只能在某类时间穿越的框架之下,才能设想一种真挚的情感。而是:一切真挚的情感已然蕴含着这样的回溯性的时间结构,我们的表象思维只有借助时间穿越般的想象,才能够表达这样的情感。
其实不限于这些时间旅行系的作品,例如说父母对于孩子所寄托的期望与孩子随年龄成长对此的回应,也有一样的结构。
按佛洛依德的说法,梦是愿望的达成。暗示着现实中由于种种阻碍而没有达成的事情,那么这个梦对我而言就意味着:我没有及时解出答案而预先为重逢做好准备,而是直到第二次相遇仍然是迷迷糊糊的状态,从而令对方的期待落空。这个事情涉及到了我近期对自己一直以来的人际关系、政治观点、人生态度的反思。对这些事情我一直以来的态度是半梦半醒的,没有那种预先准备好一个答案的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