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
虚无是什么,虚无的来源于何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臧克家
什么是虚无?虚无不是意义的背面,而是意义的缺席。这个词可作形容词描述事物的无意义与无价值,或用作名词指代无意义的境地。
而虚无感指代这样一种感觉:认为当前所面对的事物缺乏意义或不具备价值。
要分析这样的虚无感从何而来,首先分析什么样的事物容易让人产生虚无感。假如让你和一个初中生一起做小学的古诗题目来衡量你们之间文化素养差距,结果你们都拿了高分,甚至你因为忘了不少,得分还比他要低。加入据此评价说你的文化素养比他低,你会认为这样的评价是无稽之谈。但如果换一种场合,你的才能比另一应聘者高得多但是由于他为面试做了更多准备,很多用人单位最终选择了他,你会作何感想?很容易感到一丝虚无感。
由这个例子,可以找到虚无感产生的两个要素:
- 事物会令人做出价值判断:一切始于一套评价体系,因为他会令人做出价值判断,无论这种评价是自我评价还是对外物的评价。
- 价值判断与现实情况存在分裂:做小学题目来做评价你不会在意,因为任谁都不会认为这是合理的。然而应聘时情况却不相同,因为在应聘中与实际工作无关的因素——出身、家境、性格、关系、面试技巧都是在实力之外真真切切影响着评价的因素。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人民公社,如果你干得比别人努力,最终分得的还和别人一样多。由于偷懒的人越来越多,你努力的成果对自己或是他人的改善而言都太渺小了,不能扭转风气不能取得成果。若你认为是「大家不应该偷懒」或者「付出多,收获就应该多」或者「努力应该有回报」之类,那么你将很容易面对虚无感,你可能会想「事情怎么会这样」。而对这个问题可以有三种回答:
- 「事情就该如此」:虚无主义的态度
- 「事情就是如此,你可以不仅如此」:荒谬主义的态度
- 「事情该不该如此,你来决定」:存在主义的态度
虚无与哲学流派
自从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以来,很多人都在思考关于无意义的问题。
这是一幅在网上找到的图,自左到右分别描述了虚无主义(Nihilism)、荒谬主义(Absurdism)、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的态度:
以下表格翻译自Wikipedia,描述了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虚无主义 | 荒谬主义 | 存在主义 |
---|---|---|
1.存在某种事物有意义或有价值 | 不是 | 或许 |
2.宇宙中存在固有意义 | 不是 | 不是 |
3.追求意义的行为本身可能有意义 | 不是 | 这种追求可以而且应该为个人产生意义,但死亡仍然使得这种活动最终毫无意义。 |
4.个人可以构建各种各样的意义 | 不是 | 是的,虽然它必须面对荒诞——即接受我们创造的意义的短暂性、个人性,接受它们最终会被死亡所否定 |
5.存在一种解决方案可以使个人能够获得意义 | 不是 | 拥抱荒谬可以让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意义,虽然唯一的解决方案是死亡 |
他们分别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 虚无主义建议人去「逃避」,去「选择感受而不是思考,发挥其权力意志而不是祈祷、感恩或遵从神」,去选择疯狂。
- 荒谬主义者建议去「反抗」,去在反抗之中找到朦胧的价值,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永远拒绝非正义、永远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我们的价值可以体现在对荒谬的反抗。
- 存在主义者建议人去「自由选择」,去定义自己的意义,去相信自己的意义。
当然也有很多其他主义,它们试图通过赋予某些事物以至高地位来解决虚无:
马克思主义,它梦想着社会的神化
马克思在他的学说里始终以人的辛劳与磨难作为一切的中心、作为衡量意义与价值的指标……做到这一点需要对人们怀有深刻的同情,也是其思想的真正伟大之处。但是这个神化的社会是被悬置的、还未发生的、仅有沿着确定的历史轨迹才能确保到达的,因此尽管人不再祈祷审判日的到来,却依然要祈祷共产社会的到来。
国家恐怖主义,它把国家利益作为最重要的东西
「一切属于国家、一切为了国家、一切均在国家之中」,这种思想的本质是一种虚无主义,墨索里尼与希特勒否认信仰、否认一切形式上的东西——「我准备签署一切、而明天又撕毁它们」——只剩下行动:胜利与复仇、失败与仇恨、无休止的流血与征服。
拜金主义,它把对物质与享乐的追求放在首位
其本质是一种对力量的崇拜:在一个没有道德准则的、强横的世界里,一切最终都要交由金钱、权力与暴力决定——谁是老板谁说了算、谁制定规则谁说了算、谁拳头大谁说了算……
决定论,它以同样的视角看待历史与未来,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由预设好的既定结果来决定
- 比如莱布尼兹:「上帝在所有可能出现的世界中,为我们选择了最好的一个。」
- 再比如人择原理:「物质宇宙必须与观测到它的存在意识的智慧生命相匹配。」
- 再比如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进步理论、优生学、种族主义……决定论不讨论虚无的问题,只是想强调所有路径都已铺好、考虑那些问题是没用的。
享乐主义:伊壁鸠鲁否定神,因而也就否定必然原则
- 在一个没有神的世界里,伊壁鸠鲁认为,人唯一的出路是寻找快乐——既要短暂的快乐,也要持久的快乐,既要肉体上的快乐,也要精神上的快乐。
- 边沁的功利主义,进一步希望找到快乐的定量方法。
虚无与心理状态
虚无与抑郁
陷入虚无之中的人与抑郁者有不小的重合。抑郁是一种极度缺乏活力的状态,表现为失去了对一切事务的兴趣、失去了行动能力、失去了意义感与目的感。处于抑郁之中的人往往明白只要动起来就会发生变化,但是却找不到可以用来说服自己动起来的理由。
虚无可以是抑郁情绪的诱发剂。抑郁者往往由自我评价开始,对自我的价值产生怀疑,对当前所做事情的意义产生怀疑,并深陷其中,形成一个封闭的反馈回路,并最终导致抑郁的产生。
但是抑郁之中也存在另一种截然相反的倾向,那就是对价值的肯定。「虚无主义者不会再杀,自杀的人往往却对人生的意义却信不疑。」抑郁者找不到动机,却又不能够接受这一点,这种矛盾是令抑郁者感到痛苦的根源。
虚无与成瘾
虚无很容易将人推向成瘾行为:酗酒、赌博、吸毒、药物依赖、游戏成瘾等。
当一切价值判断都被宣判无效,没有什么会比感官上的快乐与痛苦具有更高的地位。当人无法找到兴趣,就会想要通过去满足欲望来填补空虚感,当这样的欲望扩大到过度时,就会产生成瘾行为。
成瘾者会不断寻求同样的刺激,其他的刺激无法再满足他。由于这样的欲望是不会有尽头的,随后,随着成瘾进一步加重,最终他将既无法再从刺激中得到满足,又要面对欲望未被满足的痛苦——戒断反应发生了。
虚无之中没有过度之说,人稍不注意就会从满足沦为放纵。
我的想法
「若最终结果相同,选择是否还有意义?」
这是我在玩一款名为《生化奇兵:无限》的游戏时产生的感想。游戏最终的结局是无法改变的,然而在游戏流程中设计师依然为你提供了几处选择:面对被侮辱的人沉默或行动、为女孩子选择飞鸟或笼子的项链、惩罚或者放走犯下战争罪行的老兵……整个游戏剧情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你若为被侮辱的人说话,会在后来得到一声道谢;你选择的项链会在某个结局的动画短片中出现;你放过老兵他也会被别人切除前叶关在监狱里……
这不也是面对虚无之人面临的处境吗?绝大多数的选择对我们的整个人生路线的影响是无关痛痒的,影响巨大的选择往往事后回味起来才能发现其重要性,而这一点在当时是无法认识到的。
只有事后的结果才让我们看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事情整体的回顾才使我们明白事情的如何和为什么……现时此刻的重要性甚少在当下就被我们认识清楚,而只能是在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以后。
叔本华, 人生的智慧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选择?
我的一个想法是强调对过程而非结果的重视1:评价是虚无的,而你的体验不是;未来是虚无的,但你的选择不是。
但结果是否因此一文不值了呢?应该不是的。并非一切过程都会始终唤起人的正面情绪,有很多东西是先难后易、柳暗花明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此时一个目标可以让人产生动力,以过分乐观但也有用的心态度过眼下难熬的某个阶段。
善意志所以善,并不是因为它的工作或成就,不是因为它易于达到某个预期的目的,乃是只因为立志作用……它的有用或是无结果,对于这个价值既不能增加分毫,也不能减少分毫。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探本笔记
正如荒谬主义者认为的,即使结果无意义,通往结果的路径依然找到快乐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