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本质论:开端、映象、反映

Dec 12, 2023

本质论开端

「存在的真理是本质」,何谓真理?我们在存在论中绕了一个大圈子,在这个圈子的最后我们达到了「万物皆有尺度」,一切存有都是尺度之下的有,但是尺度与其说是个成果,不如说是个问题,是量作为质的不可能成立的统一,是欧布里德斯式的悖论,是绝对的无区别,是基础的无。这个绝对的无区别是存有论层面上无法把握的向虚无的返回。

所以「真理」就在于:我们绕了这个圈子。这是一种认识、一种二重化,这就是真理的意思:首先,它是绕这个圈子的一个前提、一个被表达的东西,但这仅仅是因为我们停留在存有论中,把直接性的东西当成绝对的东西;同时,它又是绕这个圈子之后的一个剩余、一个表达、一种对直接的东西的空洞性的知,「过去了的存有」、知道曾经被认为是直接的东西从来都是有中介的东西。通过这个真理,我们不再是回到了最初的纯粹的虚无,而不如说是到达了一个具有良好结构的幻梦、一个康德所说的作为「ens imaginarium」(想象之物)的无。莱布尼茨曾说即使这一切是幻梦,这幻梦仍然具有值得深究的结构1,就像在怀疑中可以找到确定性、在彩虹的幻象之中可以找到光学原理。这个想象之物在康德那里是直观的纯形式、它仍然是一个异于思维的东西,在黑格尔这里则全然是思维的自身:这里的无是实际性的无、是真理的无。2回过头去看或许可以说,在存有论那里之所以有过渡,是因为本质上的僵局,若没有「它实际上是什么」,那么「它直观地是什么」就是一种无实质的空谈。在存有论那里之所以有过渡,曾是一个空洞的决心;而在本质论这里有的则是运动,运动的源泉在则是一个要求或追求、一个φίλος,这个追求内在地具有一种否定性——一种排除和一种拒绝。

1

这一想法最初可以在《传道书》中找到,传道人在前两节展示「都是虚空,都是捕风」,随后从第三节起开始转向「万事万物皆有定时」,在虚空之外存在一种限制,它凌驾于万事万物之上并决定了它们的空虚性,这种限制在之后的讨论中发展为一种积极的、值得追求的东西。他的主张可以这样理解:对物之虚无的追求不能算是追求,而只是无追求,但是追求本身仍然是可能的,即对真实的追求。

2

当黑格尔谈论真理的时候,确切地说他在谈论实际性。Wirklichkeit(与潜在性相对的实际性、其实性、真实性)是与非真理相对的真理,而非Realität(与理想相对的现实性)。它很像拉康的真理的定义,即它是属于象征界而非实在界的。例如,拉康说他相信神,但是这是在「神之名」的意义上说的:它不是充实的存在,而是空虚的真理。

对于本质,我们一开始所知道的仅仅是:它是存有的真理。这就是说,本质是在存有论考察中逃脱了的东西,这是我们唯一抓到的东西。从现在开始的考察中,直接的存有已经被扬弃掉了,进一步的考察不能再倒退回存有论的循环中去。或者说,目前直接的东西仅仅是对直接的存有的不可能性、一个无学识的、运动中的知。

本质的运动构成了从存在到概念的过渡,什么过渡?问题自在地就是问题的解决,而真理则是问题被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一过程构成了从问题向解决的过渡——这里,问题是存有,而解决是概念。我们在谈存有时,我们毋宁是在谈论成问题的东西、导向怀疑的东西,但是它们的成问题之处也并不外在于作为绝对者的概念。不如说,即使是它们的成问题之处也只是概念自身给出的,本质就是这个从问题到答案、从答案到问题的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每一个孤立了的环节,被表达为已经被扬弃了的虚无。因此,本质论中所出现的每个范畴,都是一个可以孤立起来看待的概念的环节,然而它们的孤立也同时是它们的自我毁灭,因为被孤立和排除的是它的自身运动。

首先,存有过渡为空洞的、没有基础的、不能提供根据的单纯东西——映象,以及在此被排除的映象的自身——一个不是存有的存有,一个给定的、单纯的、自在的、尚未展开为绝对否定性的本质运动。在这时,简单地说,自在的本质只是存有的单纯否定,在这种否定中它看起来隐藏起自身、逃脱把握,但这种自我隐藏其实就是本质的完全显现。细节上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本质作为自身反映

映象

本质首先是对直接存在的否定,这就是它的第一个规定。在这种规定下,本质作为一个不是存有的存有,仍是一种具有直接性的东西,即本质性的东西,与非本质性的东西即存有相对立,以对方为漠不相干的他者。本质性的东西与非本质的东西的对立,就是实有同实有的对立,是实有范围的自身对立。纵然这种对立揭示了实有领域的不一致性,但却不能替对立的双方找到区分的基础,本质性的东西仅仅是「另一种」存有。就像当我们笼统地说「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另一种方案)」时,我们毋宁仅仅在说「不管什么都好,整点不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吧」,但是我们会很快发现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容易摆脱的,许多方案比它们最初看上去要资本主义得多,由于这种对现成答案的渴望,我们接下来很快就会转入不断重复「不是这个」的否认序列之中,并很可能会停留在那里并因此背离了本质的追求。

因为本质是存有的真理、是存有的绝对否定,所以它不能借助于实有上的区分而得以确定。本质最初常是以物的形象被认识到的,但是其之为本质就在于不能一直停留在在物的形象之上。就像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初期会说现实的阳具就是那个本质性的东西,但是「现实的阳具」这个表述自身就是有问题的,于是在后来的理论发展中才通过引入象征阳具作为一种非实有的东西、作为现实的基础。任何理论工作的第一步抽象,都是这一建立映象的活动,由此本质不再是一种东西而成为一种关系。

本质因此不是存有的这样一个本质性的东西,而是对存有更彻底的否定,它不是接受下了存有的直接性,而是对这个直接性的否定。这就是说,存有的直接性仅仅因为本质才存在着,它不是实有的那种看似无条件的直接性。存有因为它在本质中的这种经过中介的直接性,是转瞬即逝的映象3。而本质是映象的不断自身扬弃的运动。

3

映象「Schein」是在他者那里闪耀,在尚不是本质的东西中闪耀。「τὰ δε πάντα οἰακίζει κεραυνός」(霹雳统领一切),霹雳给了混沌一个统一的外表、轮廓,短暂地把它们的统一带入了存在,又立马扬弃了它。

映象所具有的这个存有直接性,尽管是在本质之中的直接性,但它仍是对本质而言的一个直接性,这样它就仿佛依然具有一个独立于本质的方面。因为单纯的本质的否定性就在于这种直接性,这个存有的对本质而言的直接性无非是本质对自身而言的直接性。所以,这个独立于本质的方面实际是本质独立于自己的方面,就是本质的自在存在的规定性。因此,映象不是在存有那里或在本质那里的某一方面的映象,不然存有和本质会重新混淆在一起,只有设定这两个方面的映象是同一个映象才能保证存有和本质的区分。因此,映象必须是全部的映象,从而也是本质自身的全部环节——自在的映象本质自身的映象。「映象之外别无他物」正是「映象展示自身」,而这样的展示正是在一个本质中的展示。

于是,映象是自在存在的本质,是被规定为存有的本质,黑格尔的表述是「当本质在自身内接受规定,随之与它的绝对统一体区分开,它就具有一个映象。」因此映象、自在存在的本质,在其自身(其绝对统一体)中被扬弃,它处于自在的否定或自身关联的否定之中,否定自己的独立性。映象的这个自身关联的否定就是本质自身的规定性,但它同时也是令本质具有独立性的直接性。本质因此应被看作是这个自身之内的映象向着本质的运动和本质向着映象的运动,本质应该被看作是一一个纯粹中介活动。4本质是作为假象的扬弃运动才是真实的本质,在这个运动中,本质是反映反思

4

异域镇魂曲中的解谜者的问题「什么能改变一个人的本质?」本质不如说是在改变中才真实的东西。解谜者将会满足于无名氏给出的任何回答,因为她并没有有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她只是为了向无名氏给出问题,令他不要停留在对现有事物直接性的把握之中,她乐于看到无名氏或纠结或坚定地给出一个答案,而不是她所预期的任何答案——「这或许不是你的答案,但这是我的答案。」「我心爱的人,这就是我所希望的。」她爱的是这个人的本质。

现在可以回过头来用运动的视角重构、整合之前的过程,可以说映象实际上只是一种反映中的直接性、是反映中作为被否定的在这种否定中自身等同的东西的直接性。反映是一个自身关联的否定运动,映象则是在这个否定的运动中被区分出来而在这种区分的扬弃之中消失的东西。映象的直接性是由这个运动给予的,它仅仅作为被否定的东西才存在着,如同映象注定被认识为虚无——因为与它相对的东西是它的整体、是否定着它从而令它成为这样一种虚无的运动。反映的运动既不从存有出来也不回到存有中去,它是一个从无到无的运动——蓦然回首,原来映象从来不曾不是一个无。这就是事物「在本质中被扬弃」的意思,即在自反性运动中始终都是无,只是尚没有被建立为无。「在存在论中的扬弃」则在于:事物被发现是建立在规定性上,而这个规定性指向一个他者,存有的转变就是这种不断地指向他者的序列。

细节有:设定的反映、外在的反映、规定的反映。

设定的反映

在自身关联的否定中,映象作为被否定的东西,它没有映照出一个不是映象的他者,否定的结果仍然只是一个映象。即使映象被否定,但映象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不如说映象自己就是在否定自己的东西。因此,自身关联的否定(本质)就是被否定者(映象)的返回自身,在这个回返中:进行否定的活动就是设定,它是直接性的自身扬弃运动,它的直接性是自身扬弃的直接性——已设定的存在是直接性是一种仅仅在回溯的意义上才成立的直接性;与此同时,被否定的直接性就是预设,它的活动是对设定活动的否定,它的直接性在于设定活动的僵局。

映象是这样一个无,它表达了直接性的不存在;而已设定的存在是这样一个无,它表达了映象的他者的不存在。可以说,对这两种无的区别划分了旧形而上学与近代怀疑论的界限。一切直接的东西都是预设的,它们只有在被设定的东西的扬弃之中、在一种正在消失的回忆里、在归谬的行动之中才具有这种直接性。在设定的反映中,本质将自己预设为一个东西并在对这个东西的扬弃中达到它自己,这是一个返回自身排斥运动。埃利亚学派的「一」实际上就是这个自身排斥,它排斥同一切给定的东西关联起来,他们为这个统一找到的种种描述「均匀的」「圆形的」,他们的错误在于拒斥了运动,从而无法说明它的这种自身排斥的活动,不能说明表象如何能作为某种非存在而存在,只好用这些在现存物中找不到的特征当作绝对的别名来描述它,但即使是这些特征同样是被排斥的。

本质做出预设,是要扬弃预设,它实际上是不停息于这个预设的运动,它是对直接的东西的超越,是对任何给定的东西的扬弃。设定的反映是无止境的「不是这个」的否认序列,这个无穷的否定序列是坏无限的一个例子——这个进程之中总有剩余,总有尚未被否定的东西。以这种方式,本质扬弃预设,实际上是要停留于设定预设的活动之中。因此,这个运动作为与直接物对立的东西也是一个被规定(有方向、有目的等)的运动——是外在的反映。

外在的反映

「一切都是被设定的东西」没有令被设定的东西简化为纯粹的无,这个「一切」仍然是直接的东西的剩余(并非全体)、是设定的反思的彻底性的不可能性所在、是无穷回撤所创造的所谓的先验对象=X(它同样是映象,因为它只能做经验的运用)。设定的反映之能够成立,在于一个外在于这个反映运动的预设,反思总是由某些先在的东西出发的反思。直接的东西现在不是消失于反映之中、被消化殆尽了,不如说它与反映的运动建立了关系,从而有了持存的样态——这个关系是「彼此外在」或「漠不相关」,以这种方式,反映运动仍然受制于直接的东西。

反映受制于一个直接性的外在保证,于是这里就有了「开端」的问题(设定的反映则不涉及一个开端,仅仅有着一个似乎由以出发和回返的开端的假象,它只需要不断否认迎面而来的「这一个」,而不需要标示出这个过程中的剩余物)。在笛卡尔的怀疑中,他能把一切已设定的东西设想为虚无,可他不能把自己的怀疑设想为虚无。因此反映必须有一个外在的被预设的东西才能成立。在哲学史上,这个外在的被预设的东西是近代哲学的原则、原理、本原、方法论一致性。而用逻辑学的术语说,这个东西的直接性在于设定的反映活动中的一致性和自身关联:将被设定的东西扬弃的行动具有自身一致性,这个一致性是那个排除行动的他者。5

5

但是这个归于一致性的说法不准确,到底有什么规定,这种规定是否是一种一致性,此时尚未被揭示出来。因而准确的说,这里的所谓的被设定的东西,更接近第一推动或者自因或者存在巨链的末端——总之,是某种开端

反映因此是从这个他者那里的回返——如果我们把这个他者称作是前提,而把回返自身的事物称作是结论,那么外在的反映可以说是一个推论(三段论),它是把作为端项的普遍者与特殊者以外在的形式联系起来。这里的外在性首先在于前提被给定了,其次在于推论方式本身把自己仅仅视为一个外在于推论质料的形式过程、一个非内容的东西。用逻辑学的术语说则是:外在的反映一方面它直接地是一个预设的东西或自身关联,另一方面它否定地关联于自身、关联到自己的非存在。

进一步考察会发现,分离同样是被设定了的。本质的两方面(一方面作为否定活动、另一方面作为外在的东西)处于同一个过程之中。本质作为外在的东西,按齐泽克的话说,只是因为它是否定活动的「颠倒-异化的形象」。在外在的反映的活动中,被扬弃的恰恰是最初那个外在的东西的外在性。预设的他者是已被设定了的存在。这个直接的东西之为直接的东西只是因为外在的反映由此出发,因此它本身仍然是一个被设立的东西、不外乎于运动自身的东西。外在的反映是黑格尔三段论中那个辩证的步骤——「总不能……吧」,这个步骤在其无预设性中依然预设了某种东西。由什么出发其实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只有反映的一再出发的行动。

规定的反映

规定的反映是设定的反映和外在的反映的统一体。其中,被设定的直接性其实就是否定运动本身制造出的映象。

在外在的反映中,本质仅是一个被反思所设定的东西,它仅是反映活动之中被扬弃的存在的他者,仅作为被设定的东西与其他被设定的东西并列,而不是与反映活动的自身等同密切关联在一起——比如作为僵死的原则而不是活生生的本原。但本质实际上在于反思自身的规定,而外在的反映的活动实际上只是把这个它自身的规定作为外在的东西设定在自身之外,只是反映的自身排斥。在这个视角下,它所设定的是一个绝对会被设定的东西,即反映自身的规定。

反映的规定作为已被反映设定的东西,从而在绝对的自身反映中是一个与他者相对立的非存在;而作为自身关系、作为对自己的引用,绝对又在它之中得到了反映。反映的规定的结构看起来就像是莱布尼茨所表述的单子——单子作为自身等同而彼此完全独立、封闭于自己的世界中,相对于他者只是无;但同时,单子又是关联于自身的,以这种方式整个宇宙也在它的自身关联中反映。这种有限性在于自身关系上的受限,这种自身关系同时就是无限的自身关系。质的规定性是直接与它的异在相关联(因而已过渡到他者),而反思的规定性是一个在自身中对其异在的联系(因而已撤退到自身之中)。

这一小片精神,这一小块血肉,随你处置,愿你善待它